其他

张士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要义

2017-11-15 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7.11.06

      摘要: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要义。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逻辑起点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对策主要有:以创新为导向,重塑本科教学体系;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强化学科建设;强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明确服务导向,创新管理育人机制。      

   关键词:地方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能力;教学体系;学科建设;产教融合;大学文化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地方大学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在“双一流”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这为我们如何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指明了方向。因此,如何提高地方大学人才培养能力,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值得研究与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逻辑

  不同类型层次的大学具有不同的作用。地方大学作为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承担着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使命。地方大学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这是立足对地方大学本真职能的深刻理解和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紧紧遵循基础之上的理性认识。  

(一)地方高水平大学之内涵

  近十几年来,区域高等教育和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研究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自“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全国20多个省份陆续出台地方高水平大学及学科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地方版的“双一流”建设成为新时期区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特征、新举措。地方高水平大学的首要特征表现在地域性上,即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创新等职能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其水平之“高”则意味着地方大学在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其未来趋势上具有高度准确性和前瞻性,其智力服务不仅能够满足而且更能引领地方发展,从而推动地方成为高等教育强省、人才资源强省,为地方提升综合实力奠定坚实基础。  

(二)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逻辑

  20世纪90年代,我国从国家战略高度先后启动“211工程”和 “985工程”,意在建设高水平大学、世界一流大学;新世纪的首个十年之后,国家制定“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2015年 8 月 18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为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高水平大学的理论研究成为必然。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世界一流大学研究,到今天的“双一流”建设研究,产出了大量学术成果。但到目前,就何为一流大学以及高水平大学等基本理论问题,学界并未达成充分共识,但就人才培养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意义和地位的认识则基本统一。学界普遍认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最为根本的逻辑是人才培养,这是高等教育的规律性要求。当前,大学的创新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乃至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标志,成为国家和地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增强大学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和贡献力,成为国家和地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毋庸置疑,大学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培养。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稀缺性战略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输出高水平人才正是建设高水平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初衷。正如南开大学龚克教授所认为的:“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咬住‘育人’不放,不能为那些肤浅、表面的东西所蒙蔽。我们往往把高等教育的各种功能并列着讲,把人才培养看成是好几种功能的几分之几,我觉得这样的定位,影响了我们的大学真正作为一所大学向着一流迈进。清华大学曾经提出过一个‘优势转化战略’,就是把学校的各种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社会服务优势都转化为育人的优势。高校改革的方向也要朝这去,要把学生当主体,激发学生学习、教师育人的积极性,建立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育人体系和评价标准,而不是在表面上做文章。”

  重视人才培养从根本上说是由大学的属性及其本真使命所决定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大学成为历经千年而赓续至今的少数几个机构之一,并在不停的演化中保持着勃勃生机。大学之所以基业长青,究其根本在于始终坚持着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价值观、使命观。大学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生,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其组织属性决定了在越来越趋向职能多元化的条件下,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根本职能。正如美国著名学者A.W.阿斯汀所认为:“大学的卓越”“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应当直接地以教育对本科生所产生的影响作为根本的评判标尺。 传统“基于声望的质量观”“基于资源的质量观”“基于结果的质量观”“基于教育内容的质量观” 等, 其实既偏离了大学的核心目标——追求学生的发展和培养, 同时也难以对大学质量改进做出真正有价值的贡献。  

(三)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要素

  就人才培养这一大学根本逻辑而言,地方大学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培养与地方产业结构、行业特色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库”“发动机”“动力站”。而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则要求顺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按照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依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规律,建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1. 教学是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渠道。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理应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引领,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其最新需求,教学管理强调以服务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根本,教学环境强调以满足学生的学习为前提,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一个致力于寻求真理的学术共同体。

  2. 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之根基。学科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水平大学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等,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引导大学加强基础研究和追求学术卓越,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

  3. 产教融合促进协同育人。地方高水平大学必须服务社会,并通过服务社会反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就要求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实现产教融合。

  4. 文化育人是大学文化的本真功能。文化之于大学,犹如灵魂之于肉体。大学从本质上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大学文化的目标是‘以文化人’,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大学文化具有价值引领、规范约束、凝聚激励、能力提升等育人功能。

  5. 突显服务意识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发挥人才培养职能的根本保障。地方高水平大学管理的实质乃是服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学生的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管理育人。  

二、地方大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经济背景下,功利主义、绩效主义较为严重地侵蚀着地方大学的发展,地方大学在演变发展过程中似乎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逻辑渐行渐远。  

(一)本科教学体系建设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地方大学的本科教学在“突出全人教育理念、专业设置突出个性化、强调学科交叉、教学组织重视交流互动、尊重学生中心地位”等方面尚存诸多缺陷,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

  1. 全人教育缺位。职业主义、就业主义倾向导致地方大学的教学更多关注专业知识传授,而对学生情感、道德、价值观等缺乏积极关注,全人教育缺位。

  2. 课程创新乏力。跨学科专业建设不足,不能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科研资源不能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教学与科研分离,教学难以反映学科前沿;课程资源开发和专业建设滞后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

  3. 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缺失,服务能力薄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设计的空间不足,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教学评价重管制、轻指导;二级院系及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匮乏,教学管理权限制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个性化探索和实践创新。 

  4. 教学改革缺乏环境支撑。目前大学的教学物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反映教学中心和学习中心理念,现有空间设计制约着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教学空间的设计缺乏育人文化。

 

(二)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连接有待加强

  地方大学学科建设往往过分强调科学研究,而不是人才培养。正如有学者所指出:“长期以来人们沿循‘从学科到大学’的学科建设思维路径,单一狭隘地从学科建设本身来把握大学的学科建设,无形中弱化了学科建设必须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根本目的。”

  1. 学科建设与教学的疏离。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逐利化倾向、大学排名和学科评估等影响,学科建设与教学之间的紧密关系正遭受侵蚀,呈现出过度重视学科建设而轻视教学的现象,教师忠诚于学科而弱视人才培养这一本真职能。正如克拉克·克尔所描述:“现在,教授们普遍地对他们校园以外的世界和他们学科的发展更感兴趣,因而他们常常忽视他们的校园任务。”

  2. 学科建设学生主体地位的式微。地方大学的学科建设,存在着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倾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科发展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导致学生在学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日渐式微。  

(三)产教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入

  “产教融合”是指地方大学主体与行业企业主体彼此互动共生,融汇发展。“产教融合”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教”,即通过“教”促进“产”;而“产”的过程又反哺“教”,优化和提升“教”的质量和水平,即以“产”促“教”。然而,当今地方大学较为严重地存在着产教脱节的现象,致使产教协同育人乏力。

  1. 基于企业行业组织的考量。企业和行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强调的是发展经济效益,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关注“产”的效果,把“教”看成是为“产”服务的主要手段,弱视了“产”的育人价值。

  2. 基于地方大学的考量。诸多地方大学由于理念缺失或资源制约等因素,对“产教融合”只重视“教”的开展,弱视“产”的价值。虽有地方大学制定了“产教融合”政策,也与相关企业建立了基本联系,但更多的结果仅仅是“一纸合同”,与基于人才培养为目的的“教”的实际相背离,达不到反哺人才培养的目的。  

(四)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

  1. 文化治校的理念尚未有效落实。文化治校从本质上强调的是大学文化的价值引领,强调大学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在全员育人中的基础性作用。与刚性的政策制度规定相比较,文化治校为大学文化积淀与生长提供更为长久、更为有效的动力支持。目前,地方大学虽已意识到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文化兴校战略,但将文化治校提升为全体大学人的一种治校理念,把文化融贯到学校治理的全过程,并能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做到自觉践行,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有效体现。

  2. 文化育人的价值认同有待强化。“引导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大学文化的重要功能。”价值认同是文化的基本功能,大学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左右着师生员工的治学理念、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大学文化从价值观上规范了学生的社会认识及社会需求层次,进而促成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调控。然而,在多元文化冲突、网络文化盛行的时代,全体师生清醒的文化自识、高度的文化自觉尚有待达成。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在价值理想、价值追求上应当进一步同当前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大学生的公共素养有待提升,对学术缺少基本的敬意,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大学生深层次价值追求缺失问题。多媒体网络时代,谨防学术信息的快餐式、碎片化现象,谨防校园文化、宿舍文化、学生文化的娱乐化、庸俗化倾向。

  3. 育人环境有待进一步美化。充满文化氛围的大学,不仅仅需要优化物质环境,还需要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然而,地方大学提供的文化载体与文化服务同广大师生员工的需要尚有一定距离。地方大学的学术氛围仍不够浓厚,校园人文气息需要全方位加强。学校层面常规性、高质量的学术讲座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师生对于知识的渴求,不利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高品质、多元化、跨学科的学术活动品牌等有待全力打造。  

 (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1. 教学运行机制未能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管理体系建设表现出明显的行政本位,偏于强制实施,而轻于激励疏导,重在管理规制,而疏于服务辅导,长于经验管理,而短于科学管理和专业化管理;学生被动接受来自官方和行政的制度供给,缺少自主参与、主动参与的机会,学习与发展的兴趣与专长难以获得有针对性的发掘与支持,学业、学涯乃至人生成长的困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解答;课程与教学运行机制保守,导致课程与教学改革难以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学生发展往往偏离市场所需;教学评价与学生评价机制深受应试教育、专业教育思维束缚,局限于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知识掌握,难以满足学生全人发展的要求,等等。

  2. 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育人价值缺失。学生管理与服务应充分发挥教育价值,在管理与服务中达成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人格完善的目的。但当今地方大学的学生服务体系建设则缺失教育价值:学生管理与服务系统疏离于教学系统,不能实现协同育人;学生工作系统仍定位于学生管理甚至学生管制,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不强;学生工作的专业化水准有待提高;学生工作对学生专业成长、道德成长、心理成长及个性完善等尚不具备应有的专业支撑。  

三、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逻辑起点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对策

  摩洛哥教育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高等教育主管贾米尔·萨尔米博士认为:“大学要实现卓越,第一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就是拥有众多的优秀教师和学生。”大学的根本使命是“造就一个人,不是撰写一本书”。这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地方大学必须肩负起应有的时代使命,理应不忘初心,坚守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之要义。  

(一)以创新为导向,重塑本科教学体系

  1. 以全人发展教育思想为指导,强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大学要培育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新型人才,就要确立“全人发展”理念在教学改革中的指导地位,确保在教学目标、课程目标中准确反映这一教学理念,并在教学评价、师生评价以及教学管理服务中贯彻这一原则,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视作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建设的标准。在教学实践和改革中摆脱传统的学校本位、教师本位模式,树立学习者中心地位,以实现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在经费投入、资源保障、机制建设等各方面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归宿,构建现代学生服务体系。

  2. 以促进有效学习为导向实施教学空间改造。教学物理环境在教学中发挥基础作用,教学环境优化首先应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进行物理空间改造。公共教学场所和图书馆是大学教学或学习的主要区域,这两者的改造是环境优化的重点工程。公共教学场所的改造应以最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为小班教学、研讨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新式教学方式提供组织基础;图书馆改造则要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研讨式学习、在线学习等新学习方式提供组织基础,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区。此外,如何使学生公寓成为学习型社区,将校园打造成移动学习社区,也是教学空间改造的重要方向。

  3. 以学科发展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为导向,不断更新课程与专业内容。逐步打破学科壁垒、专业壁垒和院系壁垒,跨学科开发课程模块,多学科、多院系协同育人;强化科研与教学一体化,促使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鼓励最新科研成果以课程形式转化为教学内容,发挥科研育人价值;加强社会调研,把握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开发新课程资源,鼓励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联动等方式实施教育与行业共建课程;充分发掘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教育教学价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强化教师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4. 以教学规律为依据,深化教学治理现代化改革。主要包括:扩大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自主权,调动师生主导或参与课程与教学体系建设的主动权;以学分制为契机,加大课程选修比重,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力;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尊重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征,提高评价专业化水平,以教学评价为手段,激发教师内生动力;重构教学组织,建立本科教学创新实验平台,探索多学科、多院系协同育人及相应的服务制度建设。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化学科建设

  1. 明晰大学学科及学科建设的内涵,确立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大学学科建设区别于独立的科研机构的科学发展战略,它必须反映大学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的组织逻辑,尊重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践行科研育人、学科育人的使命。背离这一逻辑,大学的学科建设或科学研究就失去了充分的合法性基础。

  2. 学科建设战略应置于大学人才培养战略框架之下。学科建设必须以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依据,以促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为导向,科研立项、科研实施及科研成果转化的全过程都应反映学校育人思维,满足教学创新的需要,确保整个科研过程都反映和服务于教学或育人的逻辑,科研服务于教学落到了实处。

  3. 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一体化建设。一方面,大学科研人员尤其是高层次的科研专家应走进本科教学的课堂,并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带给学生;另一方面,各级各类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资源应向本科教学开放,通过观摩、参观等多种方式扩大本科教学课堂的外延;此外,重点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间应建立起多元充分的交流学习渠道,相互启发和促进协同育人。协同育人就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肩负起教育职责,把育人贯穿于学生成才的全过程。

  4. 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应摆脱片面的科研评价导向,尤其是在人才引进环节。必须避免以单纯的科研成就作为评价标准,而必须以大学教师的综合标准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既要看研究能力还要看教学素养;在人才考评中,明确规定新进高端人才的教学任务和评价标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教学资源。  

(三)强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彰显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1. 明晰“产教融合”的根本目的是人才培养。将人才培养先行作为“产教融合”的目标,融入到各项相关政策之中,同步规划“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措施、融合的方式方法以及实现路径等,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制造强国建设等重大举措提供人才支撑。

  2. 将“产教融合”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地方大学与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提高企业和行业的参与程度,加强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会的积极性,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实现良性互动,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3. 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的“放管服”改革,不断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配置非基本公共教育资源的作用,强化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的有效调节,把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质量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依据。最为根本的是要把学科和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体系,适应新一轮产业科技革命和新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学科群和跨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发展,加快推进新工科发展。

  4. 建立健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和引企入教制度。吸引优势企业与地方大学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企业直接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推进实习实训规范化,保障学生享有合理报酬等合法权益。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地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师资培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地方大学设立研究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  

(四)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是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立足文化育人这一根本,以文化治校理念为统领,打造智慧校园,全方位推进校园文化场建设。

  1. 积极推进文化治校。大学文化是一种信仰。大学与大学之间本质的不同是文化特色的差异。文化治校强调以文化理念、价值引领为治校先导,从“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积极、主动地关注学生、教师的合理诉求,满足师生的正当发展需要,优化新型大学文化生态。

  2. 努力打造智慧校园。基于全球化、网络化给大学文化带来的新挑战,实施好智慧校园建设计划,搭建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多媒体传播平台,提升文化传播力、信息服务能力和舆论引导力。充分依靠学校信息化技术,培育高质量的宣传文化。营造良好的网络媒体环境,加强校园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构建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打造智慧校园。

  3. 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场”建设。“学校文化场”既是大学文化的一种存在形态,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维度。大学文化以“场”的形态对人们产生价值的辐射、传递文化的温度、施加精神的影响。大学有什么样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就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为此,学校推进学生社区书院化,为学生创设适宜研讨、便于学习的条件,改造公共教育空间,建构新型社区文化。建立校内制度建设咨询平台,针对学校文化建设面临的老大难问题,畅通交流渠道,加强沟通、理解与信任,以凝聚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全面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五)明确服务导向理念,创新管理育人机制

  1. 尊重学生合法权利,赋予学生应有权力,为学生发展提供必要条件。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院校两级管理的实施等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权力在权责重构中应有的中心地位,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学习权利,包括:明确学生在院系治理、大学治理中的地位,通过学生自治组织及吸纳学生代表出席相关会议等形式,赋予学生充分的知情权、话语权,在涉及课程与教学、学生管理与服务等直接利益相关领域,更要保障学生的问责权和决策参与权,并要通过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以确保学生权力的规范化与常规化。权力的保障、权利的彰显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2. 强化学生中心地位,突出学生发展取向,凸显学生服务的教育价值。打破学生管理与服务系统同教学系统的壁垒,强化两者在育人之价值导向上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两者间多元、有机的沟通交流渠道,实现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学生工作系统逐渐淡化管理乃至管制的传统模式,加快服务型学生工作系统的建构,强化学生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从学生生活服务,到学生学习服务、文化服务等,切实践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理念;学团与学工部门应重新设计学生服务内容与服务评价制度,以全人发展教育为导向,在发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职能与主要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等活动,引导学生实现思想、道德、价值观、心理及个性的完善。

  3. 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强调生本化教学管理改革,促进管理育人。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应确立促进学生成长的价值导向,制度建设始终贯彻促进人的发展这一教育终极价值;制度的实施应重视引导和激励,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赋予学生参与民主监督和管理的权力,让学生在参与监督和管理中培育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民主意识和科学意识,并在体验尊重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相处;尤其是赋予学生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表达自身利益和观点的权力,促使课程与教学改革同学生发展实现有机统一;在教学评价中,突出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打破学科、专业和院系壁垒,建立跨学科、多学科育人机制,使课程模块化、学习选择自主化、教学内容前沿化成为新的教学生态。     

        张士强,济南大学校长、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山东济南 250022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11期第30-35页 

投稿须知

《中国高教研究》有两种投稿方式:

  1.邮箱投稿:gaoyanbianjibu@163.com。

  2.平台投稿: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官网的“投稿平台”栏目进行投稿,或直接进入以下网址投稿:http://editor.hie.edu.cn/gj/article/add。

  本刊初审时间一个月,整个审稿流程为三个月。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广大作者如接到以任何形式向您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信息时需提高警惕,注意甄别。如有问题,请拨打编辑部电话(010-59893297)进行咨询。


点击识别二维码 订阅《中国高教研究》

点击识别二维码 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